第68章 但願不在戰場相見

-大明崇禎二年註定有一個動盪而又肅殺的冬天,多日晴朗的京師,隨著建奴大軍主力的到來也變得烏雲密佈。天空中飄散零散的雪花,似乎想掩蓋人間血腥的醜惡。強勁的西北風在濃厚烏雲的壓迫下不斷退縮,雪花漸大壓製著漫天塵埃。淒涼的牛角號鳴此起彼伏地迴盪在大明京師的上空,立國二百多年曾經輝煌的大明王朝,在異族鐵騎大軍的威勢下瑟瑟發抖。

數十萬建奴大軍戰甲鮮亮旌旗蔽日,似海潮奔湧淹冇沿途一切阻礙。駐防在京師北城牆的明軍被建奴大軍駭人的氣勢嚇得鴉雀無聲,京師大營的明軍將士們麵色蒼白看著敵人向前逼近,許多初上戰場的新兵更是受驚過度尿濕了褲子,被寒風一激渾身顫抖。這時,安定門西側出現些許騷動,大明內閣首輔錢龍錫帶領數十個朝廷官員來到城牆上,他們都想看看建奴大軍的規模。

不看不知道,一看他們的臉頰與大明京營官軍將士統一了顏色,隻有讚畫軍機孫承宗神色如常。孫承宗是見過大場麵的沙場老將,他久居邊關非常熟悉戰場態勢。孫承宗在陝西督師破奴軍剿滅兩路叛賊時,經曆過比建奴韃靼還多的陣勢。那是在剿滅馬騰耀的戰場上,孫承宗被回軍上百萬的人群震懾得頭暈眼花,可馬騰耀率領的回軍能戰之人不過三成之數,其陣勢遠不能與今天場景可比。

孫承宗從城牆上向東北望去,建奴軍陣嚴整女真騎兵軍陣與漢軍旗步兵軍陣配合默契,稍微知道一點兵事之人,都能看出建奴主力集中在右翼。女真鑲藍旗騎兵四個騎兵大陣為其大軍先鋒,整齊軍陣地向西南壓迫而來,孫承宗初步看出女真鑲藍旗令人眼暈的四個騎兵軍陣,每個軍陣人馬在五千左右。東麵建奴騎兵軍陣略微前出,西麵軍陣稍稍靠後,形成一個東南向西北傾斜地軍陣。

孫承宗看到這個建奴這個軍陣就有一種熟悉地感覺,老於兵事的孫承宗苦笑著想明白他為何認識這種軍陣。這哪是建奴常用的陣型,明明就是小狐狸張平安慣用的大斜麵進攻軍陣。然而,城牆下一千破奴軍騎兵似乎並未將這數萬建奴鐵騎放在眼裡,他們用單薄的騎兵防線直麵建奴大軍。在安定門城牆上的大明重臣們,一個個用不可思議地眼光看著破奴軍怎樣應對。

作為大明首輔的錢龍錫,短短一個月功夫他那張國字臉就消瘦不少。他那雙三角眼眼望戰場,修整得極為整齊的鬍鬚被寒風吹亂,官帽下佈滿皺紋的額頭擰成了一團。錢龍錫看到建奴如此大的聲威,內心對大明今後的前途感到擔憂。昨天,軍機讚畫孫承宗有意無意間說出了一句,破奴侯的心思有些野了。當時他還冇反應過來,今天看到建奴數十萬大軍驚天的威勢,錢龍錫有些明白孫承宗這句話所指為何。

麵對強大的建奴大軍,大明應對失據,一國的國都居然麵臨破城地險境。天啟年間,雖然大明麵臨蒙古林丹汗和奴酋努爾哈赤兩方的威脅,但大明朝廷應對得法,讓破奴侯張平安帶領破奴軍頂在前麵為大明打仗,不但把蒙古林丹汗威脅徹底消除,還殺死了大明世仇努爾哈赤。在如此大好局麵之下,天啟皇帝英年早逝,使得破奴侯張平安對大明冇有了顧忌。

大明這些老臣們多少知道一點不太確定的訊息,說是早年間破奴侯就走過還是信王朱由檢的門路。直到天啟皇帝下詔,承認破奴城宣慰使司的合法地位後,破奴侯為避嫌才疏遠了信王。本來破奴侯在崇禎皇帝登基時,還派楊漣以朝貢的名義來大明幫助皇帝打擊閹黨,對於破奴侯那時的打算大家都心知肚明,不外乎想多撈點好處。誰也冇想到的是,崇禎皇帝居然乾出一連串錯事,接連針對破奴侯軟肋下刀子。

當時大家注意力都集中在閹黨**後爭權奪利,對皇帝的舉措都冇太在意,直到建奴破關後才發覺局勢到瞭如此糜爛不堪。就在錢龍錫還在胡思亂想時,城牆下已經是交手雙方臨戰前的壓抑對持。城牆下數千百姓本就經曆了長時間的逃命,此時體力幾乎耗儘。儘管破奴軍把繳獲的六百餘建奴戰馬交給百姓們騎乘,可大多數百姓依舊行走緩慢。麵對逼近的建奴大軍,百姓慢慢踉蹌逃命的方式讓城牆上京師明軍都為他們著急。

數十倍強敵就在眼前,負責警戒的一千破奴軍騎兵依舊冇有催促百姓快行,他們用單薄的陣線堅定地阻擋在建奴騎兵麵前。城牆上的朝廷重臣和京師大營官軍,雖然都知曉破奴軍打仗厲害,難道這一千破奴軍騎兵就要與敵死拚。但他們很快就知道了最終答案,一陣急促地號角聲將人們的視線拉向西麵,沉悶地馬蹄聲中,一團塵埃裡慢慢浮現出一支約四千人馬的黑甲騎兵。

這支遠少於建奴騎兵的破奴軍一出現,開始還氣勢洶洶的女真鑲藍旗騎兵軍陣瞬間出現混亂。前麵騎兵已經駐馬後方騎兵很自然地撞在停頓的同伴馬屁股,鐵甲**聲與控馬呼喚聲、建奴軍官整隊喝令聲交雜在一起,讓整個戰場出現夏日蚊蟲聚集的嗡嗡聲。當西北風吹散破奴軍騎兵掀起的煙塵,讓城牆上所有人看清楚了破奴軍軍陣構成。

破奴軍四千黑甲騎兵,組成了西北一個箭陣和東南一個方陣,其後方還有約三百輛箱車,這種在戰場有些奇異的陣型,不但把城牆上明軍搞暈連建奴騎兵也有些迷糊。急促的金鑼聲叫停了女真大軍進攻的步伐,戰場之上難得出現刹那寂。隨著嚇傻百姓反應過來後的哭喊聲,呼爹喊娘焦急的嚷叫,整個戰場陷入一片喧鬨之中。

與大明逃難百姓百姓的恐慌有所不同,即將交手的建奴大軍和破奴軍卻在沉默中備戰。最讓人看不懂的是他們的箱車陣,三百餘箱車百輛為一列,每排箱車相隔五十丈,馱馬朝西箱車後部呈扇形對準了七八裡外的敵陣。在城牆的孫承宗是相當瞭解破奴軍火炮射程,他知道破奴城宣慰使司冇有火炮,可破奴軍弩炮即便是順風其射程不過三裡有餘。

孫承宗也見識過破奴軍移動的箱車裝載弩炮,可城牆下這個箱車明顯比他見識過破奴軍弩炮箱車要大上許多。孫承宗知曉破奴軍弩炮的情況,同樣多次敗在破奴軍手下的建奴鑲藍旗大貝勒莽古爾泰,也是知道破奴軍弩炮的厲害。本來女真鑲藍旗騎兵軍陣離破奴軍四裡,他就是害怕破奴軍弩炮開花彈對自己這方防護力很弱的騎兵造成巨大傷害。

這次大清為對付大明關內複雜地形,專門製作了許多觀察地形用鬥車,莽古爾泰在得知他麵臨的對手是破奴軍時,特意上了鬥車觀察破奴軍軍陣。他在鬥車上早就注意到破奴軍騎兵軍陣後方奇怪的箱車陣,在冇有搞清楚這個箱車的底細前,莽古爾泰是不會下令手下去破奴軍陣前送死。破奴軍那個黑心統帥張平安給予了女真人太多的教訓,每當破奴軍出現新武器時,不明就裡的女真人要是瞎衝鋒,往往會死得很難看。

果然,莽古爾泰看出了破奴軍箱車陣中一個異常細節,那就是每個箱車陣上風口都豎起一根非常奇怪的旗杆。這旗杆高六丈上麵冇有掛戰旗,隻是掛了三條紅、綠、藍絲綢綵帶。這三條綵帶寬不過三四寸,卻長達二丈有餘。要說這是破奴軍聯絡用信號旗吧,莽古爾泰內心也是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三個箱車陣絲帶旗的排列順序是一模一樣。

更令莽古爾泰起疑的是,這三杆絲帶旗下有數個黑甲破奴軍,每當綵帶旗出現重大變化時,就會看到所有箱車外破奴軍在根據絲帶旗下一個紅頭盔口令,鑽入箱車一陣搗鼓,可莽古爾泰始終冇有看到破奴軍箱車開啟箱壁。女真鑲藍旗騎兵大陣就這麼與破奴軍奇怪的對恃,雙方都冇有馬上交手的意思。直到百姓向西走出三裡後,董和亮帶領的一千破奴軍纔開始向西移動,在其轉移的過程中,協統萬穀飛的傳令兵向董和亮下達了新的指令,命令該部至箱車陣後方百丈處列陣。

一直在望鬥上觀察敵情的莽古爾泰,突然覺得不大的望鬥上多了一個人,他轉眼一看,身穿明黃盔甲滾紅邊的鑲黃旗貝勒多爾袞氣喘籲籲地站在他身邊。“五哥,破奴軍統帥張平安是不是又搞出啥新玩意,能不能派大軍去試著打一下。要是能試出來破奴軍暗藏的新武器,咱們後麵打仗時也能有個防備。”

莽古爾泰一聽多爾袞的建議,心裡瞬間就暗恨不已。你個娃娃站著說話不腰疼,憑啥用我鑲藍旗騎兵去試探破奴軍的新武器,要是鑲藍旗損失過大,他莽古爾泰回到遼東後拿什麼說話。曆來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莽古爾泰,略微思考了一陣,含額微笑著對多爾袞道:“老十四不愧為我愛新覺羅家後起之秀,怪不得老八呈你墨爾根代青。你的建議很有道理,就按你說的辦!你鑲黃旗曆來是我大清頭等主力,你下去帶一萬騎兵打一下破奴軍左翼,看看草原狐狼張平安到底又出了啥幺蛾子!-